本县要闻

首页要闻导读本县要闻

满足群众高质量法律服务需求

发布时间: 2023年06月09日 09:07:51

“一年多没回家了,没想到村里建了这么好的法治文化广场,这个广场既可以休闲娱乐,又可以学习法律知识。”外出务工的宁都县青塘镇社岗村村民何先生近期回到老家,看到村里新建了功能齐全的法治文化广场,非常高兴地说。社岗村是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,村里建有法治讲堂、法治图书室、人民调解室等,并于今年初建成投入使用了村法治文化广场,广场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,总投资60余万元,集普法、休闲、娱乐、运动于一体,建有法治宣传牌、普法知识栏以及大型LED电子滚动显示屏等设施,成了村民运动休闲和学习法律知识的好去处。

近年来,宁都县结合工作实际,创新工作举措,围绕“三强化三优化”,通过不断强化法治阵地建设,优化法治文化环境;强化法律服务质量,优化法治服务环境;强化执法监督管理,优化法治营商环境,着力打造优良的法治环境,全力推进法治建设。

强化法治阵地建设优化法治文化环境

近年来,宁都县结合全县“五美乡村建设”“美丽圩镇建设”五年行动规划,精心谋划法治文化阵地建设,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。按照乡镇法治文化广场全覆盖和各乡镇每年至少建设1至2个村级法治文化广场的目标,高标准打造了梅江镇翠微广场、青塘镇社岗村、东山坝镇小源村、洛口镇员布村、对坊乡坑塘村、钓峰乡源尾村等一批精品示范法治文化阵地,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法治就在身边,进一步浓厚了法治氛围。同时,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,2022年,东山坝镇小源村成功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,青塘镇社岗村获评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。目前,全县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,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个,通过推进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,营造了“尊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”的法治文化环境。

强化法律服务质量优化法治服务环境

走进青塘镇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站,只见办公场所宽敞明亮,各种法律服务设施功能齐全,工作人员笑脸相迎,服务周到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一位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说:“乡镇建了这么好的公共法律服务站,对我们这里的群众来说是件大好事,我们需要什么法律服务都特别方便快捷了。”

近年来,宁都县紧紧围绕满足群众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需求,以打造“五好司法所”为目标,努力推进司法所规范化、标准化建设,实现了全县24个乡镇司法所和公共法律服务站全覆盖,配备了电脑、打印机、固定电话、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终端等一应俱全的办公设备,并按“1+2+N”模式配备了1名副科级司法所长、2名司法辅助人员和若干专职人民调解员,24个乡镇司法所和公共法律服务站人员全部配备到位。此外,深入实施司法行政“进村入户”工程,即司法局干部下沉乡镇当1天司法所长、协助调处2件复杂矛盾纠纷、至少深入3个村开展法治宣传、结对4户农户提供法治帮扶;深入开展“法律逢圩、律师赶集”活动,即在各乡镇的逢圩日,由县司法局组织律师,联合所在乡镇司法所开展“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,司法行政在行动”活动,开展法治宣传,接受群众现场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,该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接受法律咨询6500余人次,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7000余份。

强化执法监督管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

近期,宁都县司法局法治化营商环境办负责人王小林带领工作人员,对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开展了全面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活动,重点对各行政执法单位执行落实县政府下发的《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》相关规定情况进行检查,并对3家被行政处罚的企业进行了回访,了解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是否执法公正、文明、规范,是否存在执法人员“吃拿卡要”等情况。

近年来,宁都县司法局积极践行“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理念,聚焦民营企业法律需求,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。该县从制度保障上出台了《关于印发宁都县企业“安静生产期”工作制度的通知》《关于建立涉企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的通知》《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》等文件;对照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,清理废止涉商涉企规范性文件6个;推行包容审慎监管,健全“轻微违法不罚”等免罚清单机制,建立免罚清单;对涉及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犯罪,坚持少捕、少押、慎诉,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。(李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