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6日,县委书记肖斐杰到宁都中学给广大师生讲思想政治理论课,围绕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成才养分”这一主题,以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为切口,以宁都的先贤榜样为“镜子”,结合宁都的名家先贤,与大家分享心得体会和人生感悟。他强调,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重托,坚定前进信心,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,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,自觉把个人奋斗的“小目标”融入宁都发展的“大蓝图”,让青春因理想而升华、人生因奋斗而出彩。县领导文武、黄娟,县教科体局主要负责人,宁都中学校务委员会成员,师生代表到场聆听。
思政课上,肖斐杰指出,宁都被誉为“客家祖地、文乡诗国、苏区摇篮、赣南粮仓、赣江源头”,建县至今也有1787年历史,人文荟萃,涌现了不少名人先贤,他们身上的宝贵品质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缩影。
肖斐杰结合宁都的名家先贤,与大家分享心得体会、人生感悟,交流收获启示。并向广大师生提出五点希望:
天下为公,是千百年来宁都人民的坚定信仰,务必虔诚执着。天下为公,是说天下是大家的、公众的,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、为人类谋进步、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是一脉相承的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必须掌握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,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身姿勇担新时代的新使命。要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,广大青年要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,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,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最大制度优势。要树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,作为在校学生,最重要的就是要学好文化知识、锤炼过硬品格,勤奋自强,报效祖国,做一个对国家、对社会有益的人。
自强不息,是千百年来宁都人民的鲜明品质,务必传承弘扬。“自强不息”的精神内涵是坚持不懈的努力,指一个人的处境就算再糟糕,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,就能够造就一个强大的自己,若想强大自己,必须坚持,永不放弃勤奋。对待学习,要树立正确的态度,要乐于学习,珍惜学习的机会,在追求学问和探索真理的过程中,始终做到“乐在其中”“乐此不疲”,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无穷乐趣。要善于学习,珍惜光阴、不负韶华,如饥似渴地学习,一刻不停地提高。要勤于学习,大家既要用好优势,也要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,把更多的时间、精力投入在学习上。
厚德载物,是千百年来宁都人民的精神追求,务必修身立德。厚德载物,就是要以宽厚的德性承载和包容天下万物和他人。要谦虚谨慎不自满,保持清醒和定力,紧跟学校的教学,结合自身的情况,有节奏、有步骤地提升能力本领。要甘于吃苦肯奋斗,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,不怕难、不怕压,在学习上,刻苦钻研,孜孜不倦、勇攀知识高峰。要律己修身走正道,珍惜在校时间,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持正念、走正道、干正事、做正人。
讲信修睦,是千百年来宁都人民的处事准则,务必恪守始终。讲信修睦,是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、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,关键是以信为本、以和为贵。要有容言的肚量,对父母、老师的教诲要用情体会、耐心听取。要有容人的雅量,越能容人的人,才越能受到尊敬、赢得人缘。要有容事的气量,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,不管遇到什么难事坏事,都要提醒自己保持心态。
亲仁善邻,是千百年来宁都人民的州府之风,务必知礼明礼。“亲仁善邻”一般理解为与仁者亲近、与邻邦友好,是中华文明的一贯处世之道,也是宁都作为“州府之地”,一直以来的传统美德。要做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,必须牢记自己的学生身份、展现良好的青年形象,让家庭、社会、城市因为自己的善行义举而更温馨、更温暖、更文明。要做感恩懂回报的示范者,始终感恩父母的养育,感恩亲友的关爱,感恩师长的教导,感恩他人的帮助,感恩社会的温暖。要做带头讲奉献的践行者,大家要在实现人生价值时不忘关怀他人、奉献社会,不能只求索取、不求付出,要实现道德品格的不断提升。
肖斐杰强调,宁都中学要以办学110周年为契机,努力把学校的历史挖掘好、故事讲述好、文化传承好、力量凝聚好,进一步扩大办学成就,持续推动学校由硬件最好向质量最优升级,提高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。学校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、管理、服务的各环节、全过程,坚持“质量强校”方针,以更实的举措、更高的标准护航教师静心教书、潜心教研,服务学生健康成长、全面成才。全校教师要把树师德、正师风,提本领、强业务作为终身追求,为学生打开向善向上、充满阳光而广阔深邃的世界。同学们要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勇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春使命。
精彩的讲课,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,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反响。(吴婉琳、李仁辉)